今年来酒驾正式入刑以来,一个现象逐渐凸显——有些司机被查出酒驾后,显得颇为“委屈”,因为他们被查处时确实并未喝酒,而是前一天晚上喝酒后,次日仍被查出酒驾。昨天,记者采访后了解到,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我市并不少见,警方表示,其实对于酒驾的定义并非看时间,而是根据体内实际的酒精含量判断。
8月28日,交巡警部门在早高峰执勤时,偶然发现一辆私家车闯入禁区,在纠正其行为中,无意闻到了司机身上有酒味,通过酒精检测仪检测,发现这名司机体内的酒精含量高达125毫克/百毫升。面对民警的询问,这位司机表示自己是前一天晚上和朋友吃饭时喝的酒,当时并没有开车,第二天早晨醒来之后,也没多想就开车出门,没想到仍然是酒驾。从市交巡警部门了解到,类似这样的情况其实已出现过不少次。
今年4月,一名司机傍晚时被查出酒驾,他一再称自己中午喝完酒后,特意好好睡了一觉之后才开车出门,可没想到仍然是酒驾;6月中旬,一名司机在早晨5点30分前后被查出酒驾,对此他也表示,自己是前一天晚上喝的酒,被查处时并未喝酒。一些司机被警方查处后,表示很委屈。“我明明是前一天晚上喝的酒,怎么到了第二天仍然算酒驾?”一些司机表示,当时在喝酒时,很守法的没有开车,因此往往等次日或休息很长时间之后再开车,被查处时,自己并没有喝酒,而且意识已清醒,在这种状况下,仅仅因为体内残留了酒精就被定为酒驾,这让他们觉得很委屈。交巡警部门民警告诉记者,在以往查处的隔夜酒驾的案例中,的确有司机对于这样的处罚表示了不理解,同时,他们一再强调的是“被查处时,我并没有喝酒”。
正如一些司机所言,他们在被查处时,确实没有喝酒,体内的酒精是前一天晚上或者很长时间之前残留的,那么在这种情况下,究竟是否属于酒驾?交巡警部门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所谓的“隔夜酒”其实只不过是市民之间的通俗说法,在有关酒驾的法律条款中并没有这个说法。“判断一个司机酒驾与否,并不以酒后歇了多久、多久之前喝的酒来判断,而是有明确的硬性数字标准,也就是体内的酒精含量,一旦酒精含量超过了标准,那么肯定是酒驾。”这位人士说,“事实上,对于一些司机来说,即使过了一夜或很长时间,体内的酒精对于他们的驾驶仍会有不小的影响,在这种情况下开车,仍然会有极大的安全隐患。”所以司机朋友们不要为此感到委屈,因为喝了酒以后第二天有好多人其实还是感觉迷迷糊糊的,还是存在安全隐患,所以我们大家要对此理解,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安全。